宋代出现五大名窑,景德镇著名瓷都,吸收写实风格;元代成为全国制瓷中心,元代烧制青花瓷。三、文化:文化达到高度繁荣,形成理学,即理学。科学技术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教育发达,绘画艺术取得了巨大成就。科技:宋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航海用的指南针和火药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为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发展是中国成为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
4、简答两宋至明朝,我国棉花的种植及棉织业 发展状况。答案:解析:①北宋时期,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广泛种植棉花,南宋后期扩大到长江流域,棉花逐渐成为宋代重要的经济作物。棉纺织业兴起于南宋后期。海南岛有先进的棉纺织工具和多种棉织物。②元朝时期,棉花种植向北方蔓延。由于政府的重视,元代中后期开始广泛种植棉花。元朝时期棉业发达,松江是棉业中心,黄道婆对棉业的贡献很大发展。这时,棉布成了江南人民的主要材料。
到了明代,棉花逐渐成为主要的衣料,棉纺织业的中心仍在松江。杭州、湖州等地也是棉纺织业比较发达的地区。提示:提示:这个题目也可以从原始社会,半坡氏族用麻纱种麻,一直延伸到经纺到棉纺,一直到明清各朝代的简要介绍要点。列举古代中国的简要概括纺织业-2/既能强化记忆,又能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学习能力,提高兴趣得到比较完整的概括。
5、中国棉 纺织业最早在什么地方得到 发展根据植物区系和史料分析,一般认为棉花是由南北传到中原的。南路棉花最早出现的地区是海南和澜沧江流域,随后传播到福建、广东、四川等地区。北路起于西北,古书称之为西域。宋元,棉花从南北两路传到长江、黄河流域的广大地区。到了13世纪,北麓的棉花已经传到了陕西渭水流域。历史文献和出土棉织品证明,中国边疆各族人民种植和利用棉花的时间远早于中原地区。
直到汉代,中原地区的棉纺织品还比较稀少珍贵。到了宋代,边疆与内地交流频繁,大量棉纺织品输入中原,棉花和棉布在内地广泛流行,棉花种植和棉纺织技术也逐渐传入。1979年,在福建崇安武夷山岩墓棺中发现一块距今3200多年的蓝灰色棉布(图1)。1966年,浙江兰溪宋墓出土了一条完整的拉绒棉毯(图二)。这两件出土文物为研究中国东南部植棉和植棉提供了重要线索纺织业-2/。
6、古代中国的 纺织业 发展情况是什么样的?中国服饰和中国文化一样,是各民族相互渗透、相互影响而产生的。自汉唐以来(公元前206年-公元907年),特别是近代以后,吸收和融化了世界各民族外来文化的优秀结晶,才演变成以汉族为主体的一整套所谓中国服饰文化。在清朝(公元16441911年),男人的衣服主要是长袍和马褂。在清朝,满汉服饰并存。满族女性以穿长袍为主,汉族女性以穿衣服和裙子为时尚。
{10}
旗袍,流行于20世纪20年代,脱胎于清代满族女性服饰,并由汉族女性吸收西方服饰样式不断改进而定型。从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末,中国旗袍流行了20多年,款式几经变化。比如领子完全摆脱了旧式,充分展现了女性的体态和曲线之美,正好适合当时的时尚。后来旗袍也流传到国外,被其他国家的女性穿着。地毯中国在咸丰十年至同治十年(1860-1871年)间开始生产地毯。
{11}
7、中国古代 纺织业的 发展中国古代文化中国古代纺织印染中国古代纺织印染技术历史非常悠久。早在原始社会,古人就懂得就地取材,利用自然资源作为纺织和印染的原料,制作简单的纺织工具,以适应气候的变化。直到今天,我们的日常衣服,一些生活用品,艺术品,都是纺织和印染技术的产物。中国机织起源于5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纺车和腰机。西周时期简单的机械织机、纺车和具有传统性质的织布机相继出现,汉代开始广泛使用提花机和斜织机。唐朝以后,中国的纺织机械日益完善,极大地促进了纺织业-2/。
在古代,世界各国用于纺织的纤维都是天然纤维,一般是羊毛、大麻、棉花三种短纤维。例如,地中海地区用于纺织的纤维只有羊毛和亚麻,印度半岛过去使用棉花。除了这三种纤维,古代中国还大量使用长纤维丝绸,蚕丝是所有天然纤维中最好、最长、最纤细的纺织纤维,可以用来织造各种复杂的提花织物。
文章TAG:纺织业 宋元 浙江省 现状 发展 宋元纺织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