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治者为了满足其奢侈生活和精神享受的需要,将战争中被俘的欧洲、阿拉伯、西夏、金、南宋各行各业的工匠组织起来,形成庞大的官办手工业,为皇室服务。工匠的书可以代代相传,子女继承父业,便于积累工艺经验,提高技艺。于是官办手工业人才济济,技艺精湛,产生了大量的高档手工艺品和消费品,体现了元代工艺美术的发展。陶瓷技术盛行于宋辽金时期的磁州窑、钧窑、官窑、汝窑、龙泉窑、吉州窑等著名瓷窑,此时已衰落。

{10}

6、元明清时代的纺织品各有什么特色?

元代纺织品以织锦最为著名。另外,元代棉纺业在黄道婆的技术推动下有了很大的进步。黄道婆家乡的“乌泥井被”闻名天下,纺织工具上有很多创新。明清时期,江宁、苏杭“江南三织”产生了最高的贡品技艺,其中以妆纱、妆罗、妆锦、妆缎等各种图案为特色。蜀锦、宋锦、织锦、妆锦等富有民族传统特色的“四大名锦”,以及苏绣、粤绣、蜀绣、湘绣等“四大名绣”,通过陆上、海上“丝绸之路”远销亚欧各国。

{11}

7、四、 元代的纺织与黄道婆

元代宋金以后纺织、印染、刺绣等技术进一步提高,斜纹、丝、缎、绢、纱等地有织,仅官办刺绣作坊就有80多家。江南丝绸业全国第一,产品几乎遍布全中国。历史悠久的蜀锦也很受欢迎,其中以蜀锦十种最为著名。> >元代织锦业的代表是官办刺绣作坊灵器局和佛像编织部所绣的帝王像和佛像。阿拉伯工匠用金线编织而成,底色与金线相得益彰,瑰丽的那氏丝,即“织锦”,是丝织业的新成就,对后世织锦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12}

为了适应纺织业的发展,印染行业也取得了进步,松江棉布的印染效果如画般细腻细致。> >在-1 纺织业中必须提到的是黄道婆在棉花上的创新纺织业。中国著名的蓝印花布是由黄道婆制作的。她把海南先进的纺织技术带到了江南,推动了江南棉纺织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使棉纺织进入寻常百姓家。> >黄道婆是宋元时期松江人。她的名字不详,黄道婆是对她的尊称。

{13}

8、黄道婆为我国的棉 纺织业做出了哪些 贡献?

黄道婆(12451330),宋末元初著名的织棉人。又名黄坡,黄木人,汉族。松江府乌泥井镇(今上海华泾镇)人。少年出身贫寒,受封建家庭压迫,生活在崖州(今海南岛)。他以道观为家,在黎族姐妹中工作生活,在雅周向黎族人学习如何使用制棉工具和织被子。元代元稹(12951296)回到家乡,教人做棉花,传授和普及“保卫(搅车,即轧棉机)、打棉弓、纺纱(纺车)、织布(织布机)的工具和“错纱配色”

由于乌泥井和松江一带的百姓很快掌握了先进的织造技术,一度“乌泥井不胫而走,广为流传于大江南北”。当时太仓、上海等县纷纷效仿,棉纺织品五彩缤纷,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况。黄道婆死后,松江府成为中国最大的棉纺织中心,松江布匹有“衣是天下”的美誉。死于1330年,松江的人们对她的好意心存感激。舜帝至元朝第二年(1336年),他们为她建祠,并在她18岁时享用祭品。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TAG:纺织业  元代  贡献  黄道婆  元代的纺织业有哪些贡献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