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和毛纺织工业交替耕作,并且有休耕期来恢复东部的农作物。由于大分水岭的影响,洋流无法顺利进入西部,中部地区的棉纺织需要足够的热量,他们主要卖毛纺织行业,棉纺织优势不够大,为了快速刺激经济发展,混合农业是最适合澳大利亚的方式,与19世纪美国棉纺织业的特点相比。

(60分

1、(60分

(1)棉花种植的扩大;棉纺织技术的改进和推广;促进国家政策;推广农业书籍。(10分)(2)纬度位置较高,温度较低;(4分)受西风带和大西洋暖流影响,全年多雨,光照不足。(4分)(3)优势:机械、设备、生产技术领先;(2分)市场需求量大;(2分)原料(棉花)供应充足;(2分)有许多优良的港口,有利于棉花和棉布的进出口运输(3分):大量的棉花和棉布进出口增加了运输成本。

石凤翔的人物简介

测试分析:(1)从影响农业的区位角度分析。答案摘自材料。第一份材料中有“长江流域棉花种植逐渐扩大,每年损失木棉十万株,织机得到改造,元明时期各种农书积极推广棉花种植和纺织技术”,说明棉花成为中国纺织业主要原料的原因是棉花种植的扩大,棉纺织技术的提高和普及,国家政策的推动和农书的推广。(2)分析英国的气候特点和棉花生长条件。

为什么棉纺不适合在澳大利亚发展

2、石凤翔的人物简介

史凤祥(1893 ~ 1966)名凤祥。湖北孝感滑石村的人们。15岁随哥哥留学日本,在京都理工学校学习纺织。1917年回国后,先后任保定第一工业学校教务长、湖北楚兴公司楚兴纺织学校校长、楚兴公司裕华纱厂总工程师,并在石家庄兴建大兴纱厂。作为中国早期的民间资本集团之一的楚兴公司,在九一八事变后,为了抵制日本主导的平纹细布,史凤祥创办了“雁塔牌”平纹细布,畅销西北,推行实业报国路线。

同年10月,他率八人到Xi安,在神府巷17号惠公馆设立筹备处。在主席和安绥靖公署主任杨虎城的支持下,他在安北部买下了122亩土地,开始了基础设施建设。之后从石家庄运来细纱机、粗纱机,订购瑞士细纱机1万锭,日本细纱机5000锭,购买日式自动织机320台。1936年3月,大兴第二纺织厂正式投产。半年后,利润达到20万元。

3、为什么棉纺不适合在澳大利亚发展
 1/2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棉纺织业  西部  古代  西部的棉纺织业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