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制约我国 纺织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制约我国产品质量提高的主要因素:1。虽然质量重要,但是副总裁全权负责就够了。企业高层往往认为质量虽然重要,但是很忙,一个副总全面负责质量管理就够了。企业高层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安排,有两个原因:一是对质量和质量规律了解不够;第二,他并不是真的重视质量,也不认为质量重要到需要亲自抓。质量的形成过程涉及到企业主要业务流程的各个方面,这些环节每个都有自己的负责人,这就决定了质量管理需要最高管理层的整体把握和大量的协调工作,不像生产管理、营销管理和财务管理那样相对独立和封闭。

{10}

一些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在企业没有质量事故的情况下,忽视了质量的存在;一旦出现质量事故,意识到了质量的重要性,但质量问题解决后,质量的重要性很快就被遗忘了。2.高质量意味着高成本和高价格。很多人认为高质量必须以高投入为代价,必须投入大量资金来提高质量。所以有人主张产品能用,高质量的产品也贵,不一定对客户有吸引力。

{11}

7、 纺织业的发展趋势

2019年4月8日,国家国家发改委颁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版,征求意见稿)》。纺织业领域,草案鼓励类共列13项,增加了高性能纤维及制品的研究、开发、应用和智能化。其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向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方向发展。绿色智能生产和高端产品成为纺织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题。2019年4月8日,在修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版)》(修订版)的基础上,国家国家发改委颁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版)》

{12}

8、为什么说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

因为我国纺织行业是市场化程度最高、竞争最充分、与国内外市场和最终消费最接近、经济带动效应最大的行业之一。也是相对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是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重要产业之一。纺织工业为国家经济建设积累了大量资金,对维持我国外汇收支平衡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纺织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自古以来,“衣”就在“衣食住行”之首。

{13}

所以区分人和动物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人类有羞耻感,懂得用衣服掩盖自己的羞耻心。几千年来,中国传统的自耕农经济讲究“男耕女织”。其中“女织”是指妇女在家中编织,除满足自身需要外,还可用于交换或出售。这个时候,虽然离工业化还很远,但应该已经有了支柱产业的雏形。现代,各种行业百花齐放。但是纺织行业是最基础的行业。技术难度低,需求量大,投资少,原料有保障。

{14}

9、我国纺织工业的现状前景

作为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产业之一,纺织业近年来,依托科学发展观,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1.“十五”期间,纺织工业在推进科技进步、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方面亮点频出,取得了突出成绩: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有所提高。2005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税和利润总额分别达到1231亿元和690亿元,比2000年分别增长104.6%和133.5%。

{15}

国内装备制造技术的提高和国际先进技术设备的加速引进,极大地提高了行业的装备和技术水平。“十五”期间,我国国产成套设备基本达到90年代国际水平。棉纺行业国际先进技术装备比例超过50%,比“十五”前期提高20个百分点。多年来,制约纺织行业产业升级的印染后整理水平显著提高,国产印染面料质量显著提升。

{16}

10、 纺织业国际竞争力的不足之处有哪些以及我国纺织服装业的国际地位

在我看来中国变化不大,也没有什么创新。中国纺织业的竞争优势不足。首先,经济规模明显的行业,我国企业规模较小。以聚酯行业为例,西欧、美国、日本和韩国工厂的平均产能分别是中国的3.5倍、12倍、13倍和30倍。由于工厂平均规模小、技术装备参差不齐、连续化和自动化程度低、管理水平低等原因,我国的劳动生产率远非先进国家(地区)。

其次,技术和产品开发能力较弱。台湾技术学院化工所行政管理部邀请15位专家学者,将台湾省省的聚酯纤维和尼龙纤维与世界其他主要化纤生产国进行对比分析,将mainland China化纤工业的R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TAG:管控  纺织业  国家  国家管控纺织业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