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中华 民国采取哪些措施推动民族工业的发展

(1)国民政府进行了货币改革。目的:为了防止白银外流,国民政府于1935年实施了“币制改革”。主要内容如下:自1935年11月4日起,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发行的纸币为法定货币,以英语缴纳的一切粮食税和一切公私资金的收支,均以法定货币为限。白银不准,其他银行发行的纸币全部没收,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币逐步兑换;白银是国有的,所有银行、商店、公私机构或个人持有的银币都要交由指定机构兑换汇率。

法币政策的实施,对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促进物价反弹,刺激生产恢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2)为了巩固其统治,国民政府提出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商业、农业和运输业。(三)中国人民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发展,群众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行动也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机会。

4、中华 民国时期 资本主义代表人物有哪些?

民国初年国民党统治初期的“短春”(春天)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新春: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经历了快速发展、萧条和短暂的发展困难。张謇出生于江苏南通,常州人,盛宣怀。1.盛宣怀出生于江苏常州。他被誉为“中国工业之父”、“中国招商之父”。盛宣怀创造了11个“中国第一”:第一家民间股份制企业招商局;第一个电报局;第一家内河小轮船公司;第一银行;第一条铁路干线,京汉铁路;第一家钢铁合资企业汉冶平公司;第一大学,北洋大学堂(天津大学);南洋学院、第一师范学院(上海交通大学等。);第一矿业公司;第一个公共图书馆;中国红十字会成立。2.张謇,江苏南通人,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中国棉纺织领域的早期开拓者,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纺织专业学校。

5、 民国 初年,我国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以天津为例,在工商部注册资产达万...

D解析:首先要注意时间限制。“民国 初年”指的是1912 ~ 1919年,这一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四个选项都是民族工业短期发展的原因,B项是外因,A、C、D项都是内因,A、C项都是D项产生的..正是因为辛亥革命为资本 ism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才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

6、推动中国民族 资本主义在 民国 初年进一步发展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实业救国思潮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形成了对中国有利的国际市场环境。抵制日货等群众性爱国运动,扩大了国内市场。国内条件:1。辛亥革命取得初步胜利后,中国民国临时政府成立,颁布了一些法令,鼓励民族激进主义的发展。2.一些民族实业家的主张。国外条件:各大资本社会主义国家卷入一战,无暇东顾,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应该如何看待「实业救国」的口号?答:辛亥革命后,“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成为当时并存的两大思潮。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在形式上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颁布了一系列保护和奖励工商业发展的政策法令,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地位,激发了他们投资新兴产业的热情。脱离封建阵营的有识之士也极力主张发展工业。

7、 民国 初年,中国发展最快的民族企业是

张健的纺织厂。民国 初年,我国发展最快的民族企业是纺织企业和面粉企业民国 初年,我国民族产业发展进入“黄金时代”,但发展较快的主要是。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纺织业  民国  初年  评析  我国  民国初年纺织业资本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