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还有苏联只算工农产值,不算GDP。徐闻说,“在1929年以来的两年和五年计划中,斯大林反对印花布工业(即解决人民消费),始终把重点放在重工业和军事工业上。”这种说法是不真实的。在1929年开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之前,共产党内就如何实现工业化进行了一场辩论。以斯大林为首的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决定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再生产理论制定工业化政策。
列宁进一步指出,资本有机构成的增长和技术的进步都意味着生产资料的生产增长得更快。因此,CPSU中央决定通过优先发展重工业来实现工业化。因为生产生产资料的重工业优先发展,重工业提供更多更好的新技术和新设备,包括农业和轻工业,为生产力的提高、人民福利的不断改善和文化的发展创造物质技术前提,从而“彻底地、永远地战胜饥荒和贫困”。
4、 二战前世界经济数据1。美国:由于大战中获利丰厚,战后更新了装备,大力采用自动传输装置等新技术,实行标准化批量生产。同时,由于科学管理的发展和科学研究的迅速发展,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每个工人的生产率几乎提高了一倍。利用欧洲国家战后经济复苏和对美国的财政依赖,抢占新的国外市场。在中国,分期付款赊销被用来扩大消费市场。1927年,大约60%的汽车以分期付款方式售出。1925年,分期付款销售的零售商品总额为48.75亿元。
从1921年到1929年,工业生产年均增长4.3%。1929年,美国生产了资本主义世界48.5%的工业产品,对外投资达172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手里握着全球一半以上的黄金储备(50亿美元),还首次夺得资本主义世界贸易第一。2.英国:由于暂时摆脱了德国的竞争,实行了保护性关税措施,汽车、电力、化学、有色金属等新兴工业部门在20世纪20年代有了很大发展,汽车(包括卡车)数量从战前的3万多辆增加到1929年的24万辆。
5、关于二次工业革命和世界大战的问题!1和第一次工业革命一样,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历史从“蒸汽时代”进入了“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由于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使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科学技术的结合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将工业化推向了一个新阶段。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工业化的重点是发展轻工业,主要任务是在以纺织业为代表的轻工业部门用机器代替手工生产,从而实现了从手工业作坊体系向工厂体系的过渡。
6、 苏联民生状况好的时候,吃饭、水电、医疗、教育、住房都是免费的。穷的很惨,饿死人,主要是建国初期和解体前。最近粮食的暴涨让我不得不关注与粮食相关的问题。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中国年产量约为5亿,中国有15亿人口,人均340公斤。全国3.6亿人口,人均收入1.2吨,可见差距巨大。但是从来没有人说中国闹饥荒。但是在很多电影和文章里都提到苏联人们不重视农业,苏联人们在挨饿。
{10}
为此我特意查了资料。我发现这些:“如果以百万吨为单位,1913年粮食产量为86.0,1932年为69.6,1937年为97.4,1940年为95.5,1950年为81.2,1953年为82.5。”1953年的82.5确实比13年的86.0少。但是我们注意到53年是二战结束后的第八年。二战 Jean 苏联失去了2700万,超过人口的10%,失去了30%的劳动力(不算残疾)。
{11}
7、为什么 二战后 苏联要坚持匈牙利和罗马尼亚的土地只是个名字,为了钱!一个叫特兰西瓦尼亚的地方。特兰西瓦尼亚原本是匈牙利王国的领土。土耳其攻占布达佩斯后,这里成为匈牙利贵族的避难所,抵御土耳其的文化入侵。第一次世界大战后,1919年举行全民公决,它成为罗马尼亚的一部分。特兰西瓦尼亚矿产资源丰富,盛产褐煤、铁、铅、锰、金、铜、天然气、矿物盐和硫磺。有大型的炼钢、化学和纺织工业。
{12}
8、 苏联的工业化道路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始于1925年中共(布)十四大通过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与普通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进程相比,苏联的工业化有其自身的特点。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一般是从轻工业开始的,因为轻工业投资少,资金周转快,容易获利。通过发展轻工业,积累资金,然后投资重工业。重工业发展的特点是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比如英国工业革命最早是从棉花开始的纺织业。
造成这一特点的基本原因是苏联作为当时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被帝国主义封锁包围,战争危险尚未完全消除。要使社会主义新政权巩固和长久,苏联我们必须有强大的国防力量,这种国防力量是有坚实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作支撑的,这就要求苏联尽快建成独立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在经济上不依赖资本主义国家。
文章TAG:二战 苏联 可退 无路 纺织业 二战苏联纺织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