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元代 棉纺织业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1、元初,松江府乌泥井人黄道婆在海南岛崖州生活了30多年后,于元稹年间回到家乡,传播棉花种植和纺织技术。在编织方面,她提高了守、打、纺、织的技术。她用错纱、配色、综线、花纹等技术织出了著名的乌泥井被,促进了松江地区棉纺织技术和棉纺织业的发展。已经开发出许多精美的棉纺织品。棉花和棉纺技术开始在中国迅速传播,政府甚至在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等地设立木棉提举司,管理棉花生产。

5、中国 棉纺织业最早在什么地方得到发展

根据植物区系和史料分析,一般认为棉花是由南北传到中原的。南路棉花最早出现的地区是海南和澜沧江流域,随后传播到福建、广东、四川等地区。北路起于西北,古书称之为西域。宋元时期,棉花从北方和南方传到长江和黄河流域的广大地区。到了13世纪,北麓的棉花已经传到了陕西渭水流域。历史文献和出土棉织品证明,中国边疆各族人民种植和利用棉花的时间远早于中原地区。

直到汉代,中原地区的棉纺织品还比较稀少珍贵。到了宋代,边疆与内地交流频繁,大量棉纺织品输入中原,棉花和棉布在内地广泛流行,棉花种植和棉纺织技术也逐渐传入。1979年,在福建崇安武夷山岩墓棺中发现一块距今3200多年的蓝灰色棉布(图1)。1966年,浙江兰溪宋墓出土了一条完整的拉绒棉毯(图二)。这两件出土文物为研究我国东南地区的棉花种植和棉纺织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线索。

6、中国最早的 棉纺织业在什么地方得到发展。

历史文献和出土的棉纺织品证明,我国边疆各族人民种植和利用棉花的时间远早于中原地区。在古代,由于交通不便,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商品生产不发达,边疆地区发展起来的棉花种植和棉纺织技术向中原地区的传播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直到汉代,中原地区的棉纺织品还比较稀少珍贵。到了宋代,边疆与内地交流频繁,大量棉纺织品输入中原,棉花和棉布在内地广泛流行,棉花种植和棉纺织技术也逐渐传入。

1966年,浙江兰溪宋墓出土了一条完整的拉绒棉毯(图二)。这两件出土文物为研究我国东南地区的棉花种植和棉纺织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线索。根据植物区系和史料分析,一般认为棉花是由南北向中原传播的。南路棉花最早出现的地区是海南和澜沧江流域,随后传播到福建、广东、四川等地区。北路起于西北,古书称之为西域。宋元时期,棉花从北方和南方传到长江和黄河流域的广大地区。

7、中国的纺织业发达地区的分布情况?

浙江、山东、河北、广东、江苏、福建是我国纺织服装产业最集中的地区,这些地区主要在对外贸易、产业配套基础、人才吸引等方面具有优势;其次,湖北、湖南、江西逐渐形成纺织产业集群,主要受益于沿海地区产业的逐步外溢。此外,这些地区交通发达,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纺织业也有一定发展;东北和新疆有少数产业集群,主要是由当地特殊的市场需求和特色资源带动的。但由于缺乏完整的产业链配套条件,城市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落后,区位交通较差,对沿海省份的纺织企业和人才缺乏吸引力,阻碍了这些地区纺织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8、中国 棉纺织业南北分布特点?

有以上海为中心的江浙皖地区,以武汉为中心的湘鄂赣地区,以重庆为中心的四川盆地地区,以天津为中心的京津冀地区,以青岛、济南为中心的山东地区,以郑州为中心的河南地区,以山西为中心的山西地区,北京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其中棉纺织大市为上海、天津、石家庄、郑州、武汉;毛纺城市和地区为上海、天津、江苏、辽宁、青海;大的绢纺城市和地区有上海、天津、青岛、大连、无锡、株洲、益阳、黑龙江等,化纤大城市和地区有上海、辽宁、仪征、萍乡山、丹东、保定、北京等地。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棉纺织业  中国的棉纺织业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