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纺织业原料

3、棉花成为唐宋以来主要的纺织 原料的原因?

棉花是中国纺织行业的后起之秀-1。唐宋以来,人们越来越看到棉花作为棉絮衬里和纺织品的优越性原料。到了元代,王镇的《农书》对此做了全面的评价,说棉花是“与蚕相比,有不费力气就能收割的功效。麻类植物朱熹,有御寒无功德之利,可谓“铺无麻,不作茧,而作絮”,“亦作地毯,以补褐衣之成本”。元朝以后,所有的统治者都尽力收集棉布,出版有关棉花种植技术的书籍,并说服人们种植棉花。

中国古代纺织业原料

4、中国 古代的衣服大多用哪些布料?

虽然上面说的很详细,但是我根本没有耐心看完。我明明问的是什么面料。为什么总是抄写一些甚至任何风格都有的东西,却不能简化一下,直接回答拥抱的问题?比如亚麻、黄麻、苎麻丝:绉、纺、绉、丝、缎、锦、丝、斜纹、纱、棉:平纹、斜纹、锻纹。至于江南穿什么衣服,根据时代不同也不一定。七千年前,在母系氏族时期,中国人的祖先已经掌握了用大麻和葛藤纤维纺纱的方法。

中国古代纺织业原料

用木槌敲几下,麻就出来了。然后加入一些矿物质对其进行脱胶,使其更加敏捷。然后,把丝掐出来。这些长麻线挂在脖子上,用“陶瓷纺车”拧成线。纺车只有铜币的两倍大,看起来像铜币。中间眼有一根竹棍,棍顶系有麻丝。用手转动纺车,利用纺车悬空时的重力和旋转力矩,将几股麻线捻成结实的长线。纺车质量越大,下落力越大,线越细。纺车越轻,纱线就越粗。

中国古代纺织业原料

5、请说说 古代人用哪些纤维作为纺织品的 原料

原始社会使用大麻(植物纤维),春秋以后逐渐流行丝绸(动物蛋白)。到了宋元时期,江南已经种植棉花(植物纤维),人们开始了棉纺织。此外,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或其他不发达地区,人们还使用动物毛发作为纺织品。服装(纺织)材料中纺织纤维的种类和特性。纺织纤维是构成织物的基本材料(我们不说大分子)。有两类: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

中国古代纺织业原料

传统的天然纤维包括棉、麻、丝和羊毛。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天然纤维,如现在广泛使用的菠萝叶纤维、竹纤维等。都是大自然贡献的优质纺织纤维原料。棉、麻、竹、菠萝叶纤维都是天然纤维素纤维。当它们被火点燃后,会被烧焦成灰烬,并伴有烧草的味道。羊毛和蚕丝纤维是天然的动物纤维,点燃后会放大,有烧焦头发的味道。其中,蚕丝纤维是唯一投入使用的长纤维材料,可长达数百米。现在研究的蜘蛛丝纤维应该也是长纤维,只是没有投入实际使用。

中国古代纺织业原料

6、 古代中国的 纺织业发展情况是什么样的?

中国服饰和中国文化一样,是各民族相互渗透、相互影响而产生的。自汉唐以来(公元前206年-公元907年),特别是近代以后,吸收和融化了世界各民族外来文化的优秀结晶,才演变成以汉族为主体的一整套所谓中国服饰文化。在清朝(公元16441911年),男人的衣服主要是长袍和马褂。在清朝,满汉服饰并存。满族女性以穿长袍为主,汉族女性以穿衣服和裙子为时尚。

中国古代纺织业原料

旗袍,流行于20世纪20年代,脱胎于清代满族女性服饰,并由汉族女性吸收西方服饰样式不断改进而定型。从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末,中国旗袍流行了20多年,款式几经变化。比如领子完全摆脱了旧式,充分展现了女性的体态和曲线之美,正好适合当时的时尚。后来旗袍也流传到国外,被其他国家的女性穿着。地毯中国在咸丰十年至同治十年(1860-1871年)间开始生产地毯。

中国古代纺织业原料

7、列举 古代中国 纺织业发展艰难曲折

一、原始社会:首先发现了一些纺织工具。二是考古发现,仰韶文化遗址发现茧壳,浙江吴兴前山阳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发现丝片、丝带、丝线。说明中国-2纺织业起步很早,中国的丝绸业早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开始了。应该说,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布的国家。第二,商周时期,丝织业在经济生产中非常重要,因此受到统治者的重视。

在周朝,《周礼中》记载的“六国有职”就包括纺织生产。第三,汉代中国的纺织技术已经相当发达,有两种表现:一种是马王堆汉墓的考古发现,也就是所谓的素纱单大衣,七绒棉。这充分说明,在汉代,丝织业已经有了高超的技术,知识链接:马王堆位于长沙东郊,距市中心约4公里。1972年以前,马王堆只是方圆大约半英里处的一个普通土堆,杂草丛生,因为某军的一个防空洞,被誉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的马王堆西汉墓的发掘,也是20世纪震惊世界的重大考古发现,尤其是出土的女尸、素纱、禅衣、帛画等文物享誉海内外。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纺织业  古代  历程  原料  发展  中国古代纺织业原料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