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吴县草鞋山遗址(距今约6000年)出土经密10/cm、纬密13-14/cm、粒度26-28/cm的梭织双股葛布,是最早的葛纤维纺织品。河南郑州清泰遗址(距今约5500年)发现红陶片上附着的苎麻和粗麻布图案,头骨上附着的丝绸和碎片,以及10多个红陶纺车,是最早的丝织品。

4、我国历史上丝织业发展的特点和作用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四五千年前,出现了丝织业。西周:出现了平纹织物和斜纹提花织物。汉代:丝绸远销欧洲,被誉为“丝绸之国”。战国:丝织品种多,产量大。唐朝:缫丝技术。宋末元初:棉花纺织业成为新的手工业部门。明清时期:苏杭是著名的丝织中心;私营丝绸业蓬勃发展;用花机;产品种类繁多~棉花纺织业南宋时推广到江南广大地区,出现了纺车、弹弓、织布等工具。

5、 汉代的丝绸业是怎样发展的?

汉代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封建社会,蚕桑、丝织、制衣、刺绣非常发达。西汉的丝织品有锦、绣、丝、纱、纱等,服装面料从简单发展到丰富多彩。汉高祖刘邦为了维护政权,在实行减税政策的同时奖励农业生产,主张粮货并重,认为粮货并重是“安身立命之本”。这时政府把养蚕放在农业生产的第二位,在畜牧业之上,以农桑为衣食之本。

根据《汉书·尚书》官臣表,西汉在都城长安设置了东织造室和西织造室。据说那是一家专门为皇室生产高级丝绸产品的纺织厂。隶属少府东织房令、西织房令,具体负责纺纱、织布、染色等手工业。西汉政府还在地方设置了主管丝织的官员,如在祁县临淄,设置了专门的官员,专制使用丝织品;在成都、蜀郡、香邑、陈留郡,设置官员管理织锦等织物的生产,并征收赋税。临淄、成都、香邑都是当时有名的织染地区。

6、 汉代丝绸的特点

汉高祖刘邦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地位,在实行减税政策的同时,奖励农业生产,主张粮货并重,认为粮货都是“安身立命之本”。这时重农学派把养蚕放在农业生产的第二位,在畜牧业之上,以农桑为衣食之本。当时,家家户户“桑树还家”、“妇人养蚕”的现象十分普遍,养蚕、缫丝、丝织已成为家庭主妇的主要手工业。在养蚕季节,政府还给予养蚕生产者一切方便,要求“养蚕月不得关四门”,以便养蚕农民进出城门采桑养蚕。

因此,在汉代的400多年间,蚕桑生产在全国各地深入发展,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南、陕西、四川等地。此外,河北、江苏、浙江、安徽也有发展,汉初发展到广东海南岛,东汉发展到甘肃、内蒙古。山东省的养蚕和丝织业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在中国最负盛名。当时,祁县的临淄是中国丝织业的中心之一。《史记·货殖列传》卷129记载:“齐鲁千桑木马”;“适桑麻,民多文布帛鱼盐”。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纺织业  特色  商周  汉代  中国汉代纺织业的主要特色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