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概括 魏晋南北朝的社会状况?

总体特征:封建国家的分裂:民族大融合导致北方经济的破坏和恢复;江南经济的发展;贵族庄园经济和寺庙经济的发展;民族关系的轻微文化特征是:1。分离主义的烙印;2.民族大融合的特点;3.意识形态领域异常活跃;4.科技成果成就突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1南北朝时期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而特殊的时期中。它在政治经济制度方面继承了秦汉和隋唐,具有重要的地位。

(1)士绅制度贯穿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最具时代特征的政治制度,决定了这个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官僚特征。士绅制度形成于汉魏之间,巩固于西晋,在东晋达到顶峰,在南朝逐渐衰落。(2)自汉末以来,战争使流民和劳动力短缺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利用国有荒地解决流民和劳动力短缺问题,是这种时期经济体制的共同特点。曹操大规模推行屯垦制度,为魏、蜀、吴国所用,促进农业发展;北魏孝文帝实行隋唐所采用的均田制,很好地利用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4、 魏晋南北朝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特点如下:(1)江南发展迅速,中原发展相对缓慢;(2)士绅庄园经济和寺庙经济占据重要地位;(3)商品经济发展水平低;(4)加强民族间的经济交流。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特点;江南农业发展,江南经济发展,江南农业迅速发展;北方畜牧业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纺织业的发展,冶炼技术的进步,油气,制瓷业,

魏晋南北朝的影响表明,我们在描述中国历史的时候,会不自觉地把目光聚焦在统一和军事统治的时代。这样一来,汉朝以后四个世纪的历史就结束在宗教起义和地方军阀手中,就不那么受关注了。这个时代的统称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而这个时期对中国历史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这时期反映了政治分裂的事实,显示了中国文化的扩张和多元化,所以边肖认为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具有开创性的时代。

5、 纺织业开始成为我国古代手工业中的一个重要行业是在哪个朝代

商朝。从养蚕技术开始,纺织业开始成为中国古代手工业的重要行业,并一直发展至今。在商代,中国已经出现了人工养蚕和丝织技术,在西周刺绣有了很大发展。春秋战国时期马长沙的亚麻残片相当精细我国汉绒与丝纱平纱禅衣的织造技术相当发达,被称为丝国魏晋八代蚕、锦、锦、锦、锦、锦、锦、锦、锦、锦、锦、锦、锦、锦、锦、锦、锦、锦

6、我国古代的 纺织业有哪些发展?

1。起源中国机器纺织起源于5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纺车和腰机时期 5。西周时期简易织布机、纺车和具有传统属性的织布机相继出现。提花机和斜织机在汉代被广泛使用。唐朝以后,中国的织布机日趋完善,极大地促进了纺织业的发展。第二,纺织原料的多样化。古今纺织加工工艺的发展都是针对纺织原料而设计的。因此,原料在纺织技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古代,世界各国用于纺织的纤维都是天然纤维,一般是羊毛、大麻、棉花三种短纤维。例如,地中海地区用于纺织的纤维只有羊毛和亚麻。印度半岛过去使用棉花。

{10}

蚕丝是所有天然纤维中最好、最长、最纤细的纺织纤维,可以用来织造各种复杂的提花织物。蚕丝纤维的广泛使用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古代纺织加工和纺织机械的进步,从而使丝织生产技术成为中国古代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纺织技术。中国最著名的纺织品是丝绸。丝绸贸易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和交通发展,也间接影响了西方的商业和军事。根据生产方式的不同,分为线、带、绳、机织物、针织物、无纺布六大类。

{11}

7、 魏晋到隋唐手工业发展

1,1) 魏晋南北朝满目疮痍;2)隋唐王朝的恢复与发展2。导言1。魏晋:1.特点:品类一致;品种丰富;产量增加;技术进步。2.概述:(1)纺织:魏织造机构;吴八代的蚕;蜀锦。(2)冶炼:香洲军刀;百炼钢;浇钢法。(3)能源:南北朝时期使用石油和天然气。(4)制瓷:白瓷的出现为制瓷开辟了广阔的前景。(5)造纸术:纸成为最重要的书写材料;

2.唐代手工业发展的特点:1。产地分布广(中原、江南很多地区都有瓷窑分布)2,生产规模大,产量高(建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有“海上霸主”之称)3。分工精细,品种多,产品新(陶瓷有唐三彩,瓷器有著名的秘色瓷)4,技术水平高。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纺织业  魏晋  发达  时期  魏晋时期纺织业发达吗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