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销通常有以下特点:第一,倾销是一种人为的低价销售措施。它是出口商根据不同的市场,以低于相关商品在出口国市场价格的差价销售同一种商品。第二,倾销的动机和目的五花八门,有的是为了销售过剩产品,有的是为了争夺国外市场,扩大出口。但只要对进口国某一产业的建立和发展造成实质损害或威胁或实质障碍,就会招致反倾销 measures的处罚。

4、商品倾销是一种

法律的主观性:从商品来看,各国发起的商品反倾销是钢铁、纺织品、汽车零部件、轻工产品等。今年10月7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无缝钢管发起a 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要求对原产于中国的无缝钢管征收98.37% 反倾销税,并对我国政府的补贴额外征收反补贴税。一旦美国对中国无缝钢管征收反倾销的高额税,中国大部分无缝钢管出口企业将被迫退出美国市场。

其次,许多国家今年也对中国制造的聚酯纤维、粘胶纤维等纺织原料实施了反倾销措施。9月8日,欧盟对原产于中国的涤纶高强丝发起a 反倾销调查,这是2008年底中欧纺织品协议到期后,欧盟首次对华发起的纺织品贸易救济调查。此外,今年印度还对中国的涤纶纱线、粘胶纤维、锦纶长丝等多种纺织原料发起了a 反倾销调查。今年已决定对来自巴西的我国粘胶纤维、来自巴基斯坦的我国聚酯纤维、来自阿根廷的我国聚酯纤维和纱线主要征收反倾销税。

5、如何应对国外的 反倾销诉讼

法律主体性:中国的应对策略反倾销 1。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升级理论和历史表明,经济繁荣导致自由贸易盛行,经济衰退导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2008年下半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世界经济持续下滑,消费低迷,投资减少,失业率飙升。在这种情况下,世界范围内贸易保护主义正在抬头。中国作为增长率最高的世界贸易大国,自然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目标。

6、 反倾销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1和International 反倾销的实施背景和实践,使得产业安全的初衷受到广泛质疑。许多学者把GDP作为衡量经济繁荣程度的指标,Prusa(2003)进一步指出,进口国的GDP每减少一个标准单位,反倾销的数字就增加23%,而出口国的GDP就增加/。也有一些国外学者认为进口国政府采取的措施并不是基于所谓的经济原因,而是经济问题、政治势力和寻求保护的国内企业综合作用的结果。

在实践中,反倾销也与世界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连。全球反倾销病例比例与世界经济增长呈现反向趋势。当世界经济状况良好,经济增长迅速时,全球反倾销案件数量呈下降趋势。当世界经济遇到危机或政治军事问题时,世界案例数反倾销呈上升趋势,整体上呈起伏交替的反向波动关系。这说明反倾销和其他贸易救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抵御国家经济衰退或产业状况恶化的功能。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义乌  纺织业  反倾销  政策  义乌纺织业反倾销政策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