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14年 纺织业面临的问题

订单利润太薄,或者订单收不到,回款不好。外贸靠人面子,靠汇率。最大的问题: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涨,导致近年来沿海地区招工难严重。随着劳动力成本的几何增长,许多制造业领导者正在考虑转移到大陆。但由于配套设施(印染整理、刺绣、手工订制、洗水等工厂)都集中在沿海地区,这属于产业迁移,所以短期内会出现两难的局面。少数制造业业主可能已经考虑在东南亚投资。

环境污染与国家政策:纺织业由于对环境危害极大,国家不再重点扶持的行业。相反,作为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步骤,我国的纺织业有望从大规模集团化的低质量加工制造业向中小规模高柔性高质量的设计生产型转变。所以未来能活下来的纺织厂商一定是大浪淘沙。进出口政策和利润:目前很多老牌纺织外贸公司不断被具有外贸功能的纺织业恶性价格竞争所替代,导致利润空间逐渐被挤压。很多所谓的大单都是靠退税。一旦中国的退税政策收缩或取消,这些企业将完全失去利润空间。

5、我国纺织企业的制度性退出壁垒有哪些

国有纺织企业承担的社会负担。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里,我国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形成了使用资本较多、相对排斥劳动力的重工业结构,相应降低了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增加劳动力就业的能力。这种发展战略及其形成的产业结构,与当时中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情形成了尖锐的矛盾。虽然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切断了城乡劳动力的流通渠道,减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对产业部门吸纳就业的压力,但城市劳动力本身的就业问题是无法回避的。

传统纺织行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在吸纳劳动力、解决大量就业问题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然而,随着技术和设备的改善,对劳动力的需求逐渐下降,企业过度吸收劳动力的格局更加严重。据1994年统计,纺织行业从业人数占全国职工总数的14.4%,而按工业增加值计算人均劳动生产率只有11756元,劳动量太大。

6、明代在 纺织业管理中的劣势有哪些

私人生产占主导,缺乏技术创新。1.私人生产占主导地位。明代纺织业的生产主要控制在私人作坊和手工艺人手中,政府管理薄弱,无法有效规范纺织业的发展,导致纺织业缺乏整体性和规模效益。2.缺乏技术创新。明朝纺织业的技术水平比较落后,缺乏创新精神和技术引进,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导致产品质量不高,品种单一,技术落后。

7、浙江纺织企业的成本管理存在哪些问题?

虽然我不是从事纺织行业的,但是就成本管理而言,浙江有一些共性问题:1。我没有很强的意识:员工认为成本管理是财务部门的事,是高层和管理者的责任,就像技术被归为技术部门的事一样。造成意识淡薄,难以调动积极性;2.片面:成本管理贯穿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通常理解为制造(生产)成本,最容易忽略设计成本、价值链成本、战略成本。

有方法,有过时的管理方法;4.分层衰减或断开:分层衰减是一个非常普遍和严重的问题。至于断网,往往是刻意削减成本,导致战略难以实现,毕竟企业的经营活动要从人、机、料、法、环境、政策五个角度来衡量。根据ISO9001标准体系,在资源供应中存在简单的“关、卡和压”的层次。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纺织业  纺织  包括  纺织业的问题有哪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