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纺织技术起源于原始社会,汉代中国被称为丝绸之国。丝绸之国,又名塞里斯(Seres,σηε),古代希腊罗马对中国西北及其居民的称呼,意为“丝绸”或“丝绸来的地方”。因西汉时期中国向西方出口丝绸而得名。Seres这个名字被认为是来源于汉字“Si”(繁体字:Si;简化字:丝;汉语拼音:s:)。Seres本身就是拉丁语中丝的来源,serica。

4、中国棉 纺织业最早在什么地方得到 发展

根据植物区系和史料分析,一般认为棉花是由南北传到中原的。南路棉花最早出现的地区是海南和澜沧江流域,随后传播到福建、广东、四川等地区。北路起于西北,古书称之为西域。宋元时期,棉花从北方和南方传到长江和黄河流域的广大地区。到了13世纪,北麓的棉花已经传到了陕西渭水流域。历史文献和出土棉织品证明,中国边疆各族人民种植和利用棉花的时间远早于中原地区。

直到汉代,中原地区的棉纺织品还比较稀少珍贵。到了宋代,边疆与内地交流频繁,大量棉纺织品输入中原,棉花和棉布在内地广泛流行,棉花种植和棉纺织技术也逐渐传入。1979年,在福建崇安武夷山岩墓棺中发现一块距今3200多年的蓝灰色棉布(图1)。1966年,浙江兰溪宋墓出土了一条完整的拉绒棉毯(图二)。这两件出土文物为研究中国东南部植棉和植棉提供了重要线索纺织业-3/。

5、中国 古代棉 纺织业兴起所产生的影响.

浙江省嘉善县发展了棉纱和棉布生产。当时有“松江布买不够,汤唯纱收不够”的传言。(浙江通志,卷102,品)发展北方棉纺业,由于气候干燥,棉絮不能成捆,虽可制成布,但质量不佳,棉花生产遇到困难。万历年间,北直隶肃宁县的织工创造了一种提高棉布质量的方法。“多穿点地窖,几英尺深,在上面盖房子。屋檐只比地面高两英尺,并且有窗户让阳光透过。住在里面,可以带着湿气纺纱,从而织出高质量的棉布。

6、为什么说黄道婆对 我国的 纺织业的 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黄道婆教授的先进纺织技术被越来越多的人掌握。到元朝末年,松江地区从事纺织业的居民已有1000多人,过去单纯依靠贫地的人生活有所改善。人们忘不了黄道婆的恩情。她死的时候,乌泥井人都流着泪,把她葬在今天花井镇以北的东湾村。他们还专门修建了一座祠堂,为她做了一座雕像,并在节假日为她举行祈祷仪式。黄道婆死后,纺织新技术从乌泥井传到松江、长江中下游和全国。

7、宋代的纺织技术是如何 发展的?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纺织业  我国  现状  发展  古代  我国古代纺织业的发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