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毛泽东所说的“四个不能忘记的实业家”指的是哪四个?

毛泽东的“四大难忘实业家”是指“从事重工业的张之洞、从事化学工业的范旭东、从事交通运输的卢作孚和从事纺织业的张謇。张之洞(18371909),字萧达,号,也是总督,所以大家都叫他“张香帅”。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贵州兴义府人,祖籍直隶南皮。咸丰二年(1852年),十六岁,顺天二十七岁,同治二年(1863年)第三个探花状元,被国子监授予编审。历任教师、侍郎、讲师、内阁学士、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多次代理,但从未授予)、军机大臣。

1910年毕业于京都帝国大学科学化学系。1911年回国后,在北洋政府北京造币厂负责化验分析。不久,他被派往西欧考察英国、法国、德国和比利时的盐碱业。回国后,1914年在天津塘沽创办久大精盐公司。在此基础上,为了实现实业救国和发展化学工业的愿望,范旭东开始制造纯碱工业,并于1917年开始创办李咏碱厂。1926年,生产出高质量的纯碱。

4、织布业的祖师是谁?

我国各行各业的人都把创造和发明我们银行的机智的人们视为祖先。织造业的创始人是钱皇后。织布业的创始人是黄道婆。黄道婆(1245-1330),又名黄坡、黄木,松江府乌泥井镇(今上海市徐汇区华泾镇)人,宋末元初著名的棉纺织家和技术改革家。因为纺织技术和纺织工具的推广,受到百姓的推崇。在清朝,他被尊为布业之祖。黄道婆出身贫寒,少年受封建家庭压迫,流落崖州(今海南岛)。他以道观为家,工作,在崖州学会了如何使用制棉工具和织被子。

当时太仓、上海等县纷纷效仿。棉纺织品五彩缤纷,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况。黄道婆死后,松江府一度成为中国最大的棉纺织中心,松江布匹有“衣棉被天下第一”的美誉。扩展资料:黄道婆在松江府推广了当时先进的纺织工具,大大提高了棉花的生产能力纺织业。促进了棉纺织品的商品生产,使棉花成为松江地区的支柱产业。

5、织布业的祖师是谁

黄道婆(1245 ~ 1330),又名黄坡或黄木,松江府乌泥井镇(今上海市徐汇区华泾镇)人。宋末元初著名的棉纺织家和技术改革家。因为传授了先进的纺织技术,推广了先进的纺织工具,受到人民的推崇。在清朝,他被尊为布业之祖。织造业创始人:黄道婆。纺织业由黄道婆创办。黄道婆(1245 ~ 1330),又名黄坡或黄木,松江府乌泥井镇(今上海市徐汇区华泾镇)人。

因为传授了先进的纺织技术,推广了先进的纺织工具,受到人民的推崇。在清朝,他被尊为布业之祖,黄道婆出身贫寒,少年受封建家庭压迫,生活在崖州(今海南岛)。他以道观为家,在黎族姐妹中工作生活,向黎族人学习如何使用制棉工具,编织崖州被,后人在评价官方封建历史时对科学技术有一种无知的轻视,再加上对下层劳动人民的一种顽固偏见,所以正史中没有记载黄道婆这位伟大的纺织革新家及其杰出贡献,这对于中国历史的普遍性是一种遗憾。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开拓者  纺织业  中国纺织业的开拓者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