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汉代丝绸的特点

汉高祖刘邦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地位,在实行减税政策的同时,奖励农业生产,主张粮货并重,认为粮货都是“安身立命之本”。这时重农学派把养蚕放在农业生产的第二位,在畜牧业之上,以农桑为衣食之本。当时,家家户户“桑树还家”、“妇人养蚕”的现象十分普遍,养蚕、缫丝、丝织已成为家庭主妇的主要手工业。在养蚕季节,政府还给予养蚕生产者一切方便,要求“养蚕月不得关四门”,以便养蚕农民进出城门采桑养蚕。

因此,在汉代的400多年间,蚕桑生产在全国各地深入发展,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南、陕西、四川等地。此外,河北、江苏、浙江、安徽也有发展,汉初发展到广东海南岛,东汉发展到甘肃、内蒙古。山东的养蚕和丝织业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在中国最负盛名。当时,祁县的临淄是中国丝织业的一员。《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记载:“齐鲁千桑木马”;“适桑麻,民多文布帛鱼盐”。

4、请问两宋时期的丝织业 中心和主要港口在哪里?

是福建泉州。纺织业 中心丝、麻、毛在广东雷州半岛和广西南部的宋代非常发达。西北地区流行毛纺,四川、山西、广西、湖北、湖南、河南等地麻纺非常发达。南宋时广东雷州半岛和广西南部成为棉花纺织业 中心。丝织业在浙江、四川、四川三省最为发达。到了宋代,政府还在丝织业最发达的地区设立锦码,即官办丝织作坊。与之相关的印染行业也发展起来了。

5、与 纺织业有关的历史

在中国纺织发展史上,中国古代的纺织品,是用麻、丝、毛、棉的纤维,经过织(挑织)和织(缫丝)成纱,通常称为纺织品。不同时期的纺织品是衡量人类进步和文明发展的标尺之一。中国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掌握了纺织技术。中国古代的丝绸和亚麻纺织技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古罗马帝国通过丝绸之路上丝绸产品的传播,最早将中国称为“丝绸之国”。

江苏吴县草鞋山遗址(距今约6000年)出土经密10/cm、纬密13-14/cm、粒度26-28/cm的梭织双股葛布,是最早的葛纤维纺织品。河南郑州清泰遗址(距今约5500年)发现红陶片上附着的苎麻和粗麻布图案,头骨上附着的丝绸和碎片,以及10多个红陶纺车,是最早的丝织品。

6、 汉代的 纺织业有何成就? 汉代时期的布匹花纹有哪些特点?

随着秦汉时期丝绸之路的开始出现,布匹的图案和颜色与以前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汉代是纺织业很成熟,很多外商来中国进口丝绸。汉代的图案更加丰富多彩,因为汉代开启了丝绸之路,文化更加多元。汉代丝绸成为西域商人喜爱的产品,于是就有了丝绸之路。汉代 纺织业它的确是独一无二的,它的布纹在历代也是独一无二的。

7、请问古代 城市中有哪些行业

手工业发展概况(1) 纺织业:丝麻织造业:半坡氏族产生时,麻纺织业;大汶口文化中后期,丝织技术取得进步,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丝织业的国家。经过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特别是汉代、唐代、宋代、明清,丝麻织造业不断发展和完善,如汉代可织锦、绣、罗、纱等多种品种;西汉时期的长安和临淄拥有中国最重要的官营手工业。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单衣和丝绸之路上出土的大量丝绸文物,充分说明了丝织业的成就。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纺织业  汉代  城市  中心  汉代纺织业中心城市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