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工业的纺织和面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迅速发展期间。辛亥革命后,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若干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迅速发展,主要表现在轻工业中的棉花纺织业和面粉工业,"一战"期间,一战 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最重要的影响是什么一战-2。
规模小,全是资产阶级,轻工业集中,重工业发展由于技术等诸多原因受到限制,重工业发展相对缓慢。1912年至1919年,新建厂矿470余处,投资近万元。加上企业的扩大,新增资本达到1.3亿元,相当于辛亥革命前50年的总投入。近代工业的出现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入侵中国,在中国设厂,这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开端。
从1843年到1894年,共有191家外国工业企业在中国建立,其中116家属于造船和丝茶加工业。据估计,到1894年外国在华工业投资近2000万元,其中1500万元投资于船舶修理和出口加工,占总投资的75%。其余75家工厂分属印刷、食品加工、水、电、气、火柴、肥皂服务、制药、造纸、木材、玻璃、水泥等行业,总资本约500万元,大部分规模较小。
1912-1919年,全国新建厂矿600余处,新建资本达1.3亿余元,超过近半个世纪,其中/123,456,789-0/而面粉业,除火柴、榨油、造纸、化工等轻工业外,也发展迅速/123,456,789-0/是当时最大的新兴产业。1920年中国的纱厂有50万锭,1921年增加到124万锭以上。长江下游的上海等地向北、向西发展,天津、青岛、武汉成为新纺织业中央面粉业是当时的第二大产业。由于外国面粉进口的减少,欧洲需要增加中国面粉的出口,这使得面粉工业蓬勃发展。1911年全国面粉厂约40家,1919年增加到120多家/123,456,789-1/123,456,789-2/中国面粉畅销英、法、俄、日及东南亚各国。
3、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民主工业的发展特点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1。它产生于两次鸦片战争后的六七十年代;主要特点是:民族工业受外国资本和国内封建势力压迫,民族资产阶级在民族半独立状态下具有反叛性和革命性;民族工业依赖于它们,民族资产阶级在旧经济形态的母体中是软弱的,是妥协的。2.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甲午战争后中华民国成立前)的初步发展特点:民族资产阶级壮大了,
速度和规模是空前的,超过了过去半个世纪的成就,轻工业迅速发展,促进了无产阶级的壮大,为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提供了阶级基础。特点: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为了稳定财政,增加收入,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1935年以后,就工业部门而言,
4、“ 一战” 期间,我国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行业是:(D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掌握程度。"一战"期间,由于国内外的有利因素,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迅速发展的短暂春天。1912年至1919年,新建厂矿470余处,投资近亿元。加上企业的扩张,新增资本达到1.3亿元。其中面粉行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化工、皮革、卷烟等行业也有较大发展。所以应该选d。
5、 一战 期间我国民族工业发展产生最重要的影响是什么一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发展的机会和空间,进入了“黄金时代”。辛亥革命后,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几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迅速发展,主要是轻工业中的棉花纺织业和面粉工业。此外,火柴、毛纺、采油、造纸、玻璃等轻工业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难以发展的重工业也在这个期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6、中国民族工业的纺织和面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 期间得到了最快的发展,其...欧洲人打仗,产量不足。但是战争期间对物资的需求几乎是无限的,大量囤积,浪费,破坏美国,不用说,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赚了大钱,日本借此机会发展重工业,甚至派兵参与。而北洋政府迟迟没有下定决心参战,导致了战后的地位。
文章TAG:纺织业 一战 期间 一战期间的纺织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