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加工纺织原料(棉、毛、丝、麻、化纤)或其产品的工业部门,包括纺纱、织布、印染、复制生产等。它是轻工业中的重要部门之一,与人民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纺织工业发展迅速,现在除西藏外的所有省、市、自治区都有现代化棉纺织工业企业和棉纺织加工中心。第一类;丝绸纺织业起步较早。包括桑蚕丝和柞蚕丝纺织,以桑蚕丝纺织为主,其分布与养蚕基本相同。
对,属于山东滨州,棉纱出口量占全国15.29%,全国同级别城市第一。棉机织物出口额占全国出口额的11.87%,居全国同行业首位。纺织之都是绍兴,棉纺织之都是滨州。南通(中国国际家纺城所在地)。纺织之都是绍兴。棉纺织之都滨州位于山东省北部,黄河三角洲腹地。滨州历史悠久,资源丰富,纺织工业发达,享有“中国棉纺织之都”的称号。纺织业处于绝对的支柱地位。4、中国的纺织业发达地区的 分布情况?
纺织行业是中国发展最快的行业,也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行业。在中国纺织工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纺织产业集聚区。在市场经济资源配置条件下,这些集聚区产业集中度高,产品特色突出,企业数量众多,配套设施相对完善,规模效益明显,产业与市场互动,其纺织经济已占全国纺织经济的70%以上。随着我国纺织工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许多纺织产业集聚区。在市场经济资源配置条件下,这些集聚区产业集中度高,产品特色突出,企业数量众多,配套设施相对完善,规模效益明显,产业与市场互动,其纺织经济已占全国纺织经济的70%以上。
改革开放后,中国凭借日益强大的国力、开放的经济政策和勤劳的人民,迅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国和出口国。短短20多年,中国制造的各类产品遍布全球市场,“中国制造”的产品以其强大的竞争力迅速占领了世界大部分工业制成品市场。其中,有不少来自国内广大的产业集聚区,很多消费者并不熟悉。
5、中国棉纺织史的发展棉纺织业在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横跨农业和工业两大生产领域,涉及棉花生产、轧花、纺纱、织造、印染、成衣和终端消费,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根据《中国棉纺织行业转型升级战略分析报告产销需求预测及前景》部分数据。近年来,中国棉纺织业发展迅速。到2011年,中国环锭纺、转杯纺和织机数量分别达到1.2亿台、232万台和126万台,纺纱产能达到全球产量的50%。
进一步巩固了我国棉纺织大国的地位。棉纺织行业虽然高速发展,但其上面的“三座大山”越来越重,高速棉纺织行业亟待轻量化。国内供应方面,我国棉花种植主要是分布长江和黄河流域及新疆产区,其中新疆产区约占全国总产量的45%,黄河产区占全国总产量的25%,长江流域约占10%。棉花种植面积过于集中,对棉纺织业有一定的不利影响。
6、中国棉纺织史的织造棉布,中国古代称为白折布、白梭织布或丝折布,起源于西域、滇南、海南等中国偏远地区,秦汉时期逐渐传到中原地区。宋代以后,中原地区开始种植棉花,并参照丝绸、亚麻纺织发展棉纺织技术。棉布分为天然棉布和染色布(包括提花布)两大类,在各种织机上织造。平纹组织是中国棉织物的原始形式。比如福建武夷山3200年前的一个洞穴岩墓棺中出土的那块棉布,风化后变成蓝灰色,就属于平纹。经纬线直径约0.5 mm,经纬线密度14根/cm,捻向为S捻,捻度为67捻/10 cm,纬纱为53捻/10 cm。
这个原始的腰机部件是2000多年前在江西贵溪墓中发掘出来的。秦汉以后,腰机和带框斜织机在中原地区得到了普及,并通过贸易逐渐向边疆传播,促进了当地棉纺织技术的发展,如1959年新疆民丰东汉墓出土的青花印花棉布、白裤、手帕等布匹为平纹组织,经密18根/厘米,纬密12根/厘米。1964年吐鲁番金墓出土的布俑和连身衣都是棉布做的。
文章TAG:棉纺织业 近代 分布 中国棉纺织业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