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棉花纺织业在哪里成了主要的家庭副业?宋末元初:棉花纺织业成为新的手工业部门。元朝,有什么特点?元朝元稹年间(12951297年),黄道婆回到家乡,教村民改进纺织工具,制作了轧、弹、纺、织等特种机器,织出各种图案的棉布,黄道婆回到家乡时,虽然棉花种植业和纺织业已经普及,但纺织技术还很落后。
黎族。黄道婆棉纺织技术属于黎族。黄道婆是宋末元初著名的棉纺织家和技术改革家。作为童养媳的她,因不堪虐待,住在崖州(今海南省三亚市崖城镇)。她在40年,向黎族妇女学习棉纺织技艺并加以改进,总结出“错纱、配色、综丝、缫丝”的织造技术。元朝元稹年间(12951297年),黄道婆回到家乡,教村民改进纺织工具,制作了轧、弹、纺、织等特种机器,织出各种图案的棉布。
主要成就:黄道婆对棉花-0的贡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传授纺织技艺;二是创新棉纺织工具;第三,推广棉花种植。1.新的去籽工艺。既然是棉花,要纺就要去棉籽。在黄道婆之前,棉籽去除是棉纺过程中的一项艰巨任务。轧花机搅拌机在黄道坡推广后,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这种轧棉方法和技术比国外先进几百年。2.教授纺织技术。黄道婆回到家乡时,虽然棉花种植业和纺织业已经普及,但纺织技术还很落后。
元朝服装特点:宫廷长期采用宋式。直到1321年,元英宗时期参照古代制度,才制作出田字和关白的外套,外套与上衣相连,与下衣束紧,短小,腰有衬垫,肩上挂有大珠。汉人称之为“一色衣”。这是一种继承了汉族,又具有蒙古族特色的服饰体系。元朝的贵族妇女常常戴一顶又高又长、样子古怪的帽子,这种帽子被称为“王冠”。他们穿的长袍又宽又长,走路不方便。他们经常需要两个女仆在后面帮他们拉长袍。普通平民女子多穿黑袍。
3、我国历史上丝织业发展的特点和作用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四五千年前,出现了丝织业。西周:出现了平纹织物和斜纹提花织物。汉代:丝绸远销欧洲,有“丝绸之国”之称。战国:丝织品种多,产量大。唐朝:缫丝技术。宋末元初:棉花纺织业成为新的手工业部门。明清时期:苏杭是著名的丝织中心;私营丝绸业蓬勃发展;用花机;产品种类繁多~棉花纺织业南宋时推广到江南广大地区,出现了纺车、弹弓、织布等工具。
4、 元朝的特点是什么?元朝(公元1271-1368年)是蒙古人建立的庞大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的政权,由少数民族统治者统治。蒙古人凭借其强大的武力,不仅征服了中原和江南,还将其控制范围扩展到了整个西亚。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王朝。蒙古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他们一直过着游牧生活。公元12世纪左右,出现了一位杰出的蒙古领袖铁木真。
在铁木真的领导下,蒙古人逐渐强大起来,成为中国北方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它在1227年消灭了西夏,在1234年消灭了金朝,为统一中国做好了准备。此时成吉思汗已死,窝阔台、蒙哥、忽必烈相继继位可汗。1271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在大都(今北京)建立元朝。从此,北京逐渐成为中国近700年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5、 元朝经济的手工业元朝期间有官办手工业,隶属于工部、吴蓓寺、大部分留守部门、地方政府等部门;私人手工艺品经营纺织品、陶瓷、酿酒等。官方和民间手工业主要包括丝织、棉纺织和毡纺等。泰元年(公元1324年)一次性送仓白厚毡2772尺,绿毡8112尺,品种主要有绒剪毡、落毡、雀白毡、半绿芽毡、红毡、染绿毡等。丝织业主主要在建康、平江、杭州、清远、泉州等地生产,产量很高。如镇江府一年制缎5901件,建康4527件,花色繁多,有暗花、丝花、胸花等。
6、 元朝时哪些地区棉 纺织业已成为主要的家庭副业?松江地区。元朝建立后,元世祖忽必烈采取了积极鼓励农桑、大力推广植棉等一系列重农政策,使元朝植棉和棉纺业迅速繁荣起来。本文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从地域分布来看,元代的棉花生产和棉花纺织业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迅速扩展到全国各地元朝,江浙一带不仅是著名的产粮基地,也是盛产棉花和棉布的地区。据现有材料,江浙一带的棉花产地大致如下:金华元朝官员程居福在《送人浙东木棉》诗中说:“我曾在金华住了三窟三日,三河历历在目。我参观了古代但是听说了羊化石,因为你又喜欢木棉了。
程巨富(1249 ~ 1318),程楠建昌人。至元十六年(1279年),翰林授令,吴宗朝为翰林官至,金华是浙东五洲路下辖的一个县。诗中解释元朝早年梧州金华一带种植棉花和纺织,杭州和泉州1295年,元朝政府开始在杭州收割木棉。大德七年(1303),元朝政府派人“来杭、泉州等地催肥大衣”(注:元《兵部》卷三十七,铺马不载物)。
文章TAG:纺织业 元朝 特色 人物 推动 元朝纺织业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