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饰和中国文化一样,是各民族相互渗透、相互影响而产生的。自汉唐以来(公元前206年-公元907年),特别是近代以后,吸收和融化了世界各民族外来文化的优秀结晶,才演变成以汉族为主体的一整套所谓中国服饰文化。在清朝(公元16441911年),男人的衣服主要是长袍和马褂。在清朝,满汉服饰并存。满族女性以穿长袍为主,汉族女性以穿衣服和裙子为时尚。
旗袍,流行于20世纪20年代,脱胎于清代满族女性服饰,并由汉族女性吸收西方服饰样式不断改进而定型。从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末,中国旗袍流行了20多年,款式几经变化。比如领子完全摆脱了旧式,充分展现了女性的体态和曲线之美,正好适合当时的时尚。后来旗袍也流传到国外,被其他国家的女性穿着。地毯中国在咸丰十年至同治十年(1860-1871年)间开始生产地毯。
4、关于纺织的历史中国纺织发展史中国古代的纺织品,由麻、丝、毛、棉等纤维制成,有梭织(挑织)和梭织,通常称为纺织品。不同时期的纺织品是衡量人类进步和文明发展的标尺之一。中国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掌握了纺织技术。中国古代的丝绸和亚麻纺织技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古罗马帝国通过丝绸之路上丝绸产品的传播,最早将中国称为“丝绸之国”。
江苏吴县草鞋山遗址(距今约6000年)出土经密10/cm、纬密13-14/cm、粒度26-28/cm的梭织双股葛布,是最早的葛纤维纺织品。河南郑州清泰遗址(距今约5500年)发现红陶片上附着的苎麻和粗麻布图案,头骨上附着的丝绸和碎片,以及10多个红陶纺车,是最早的丝织品。
5、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 成就手工业发展概况(1) 纺织业:丝麻织造业:半坡氏族产生时,麻纺织业;大汶口文化中后期,丝织技术取得进步,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丝织业的国家。经过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特别是汉代、唐代、宋代和明清,丝麻织造业不断发展和完善。如汉代可织锦、绣、罗、纱等多种品种;西汉时期的长安和临淄拥有中国最重要的官营手工业。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单衣和丝绸之路上出土的大量丝绸文物,充分说明了汉代丝织业的成就。
6、中国古代先秦、 秦汉、隋唐、宋元的科技 成就政治制度:先秦是国体奴隶社会,统治阶级是帝制封建社会。秦汉统治阶级是贵族地主阶级,魏晋南北朝是帝制封建社会,统治阶级是隋唐以后的帝制封建社会,统治阶级是平民地主阶级。先秦时期,科学技术成就未知秦汉时期:天文研究、造纸术的发明、九章算术的问世、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水利建设等。隋唐:天文历法、数学农业、地理、瓷器制造、基础设施建设等。宋元:活字印刷。
{10}
7、中国古代 纺织业的发展中国古代文化中国古代纺织印染中国古代纺织印染技术历史非常悠久。早在原始社会,古人就懂得就地取材,利用自然资源作为纺织和印染的原料,制作简单的纺织工具,以适应气候的变化。直到今天,我们的日常衣服,一些生活用品,艺术品,都是纺织和印染技术的产物。中国机织起源于5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纺车和腰机。西周时期,简单的机械织布机、纺车和具有传统性质的织布机相继出现。汉代广泛使用提花机和斜织机。唐朝以后,中国纺织机械日趋完善,极大地促进了纺织业的发展。
{11}
在古代,世界各国用于纺织的纤维都是天然纤维,一般是羊毛、大麻、棉花三种短纤维。例如,地中海地区用于纺织的纤维只有羊毛和亚麻。印度半岛过去使用棉花。除了这三种纤维,古代中国还大量使用长纤维丝绸。蚕丝是所有天然纤维中最好、最长、最纤细的纺织纤维,可以用来织造各种复杂的提花织物。
{12}
8、唐代纺织印染取得了哪些 成就1,贾瓦莱:中空板双面防染印花技术。将织物夹在镂空板之间进行紧固,将夹住织物的刚性板浸入染缸中,刚性板上开有供染料流入的凹槽,使织物可以被染色,被夹住的部分保持本色。始于秦汉,盛行于唐宋。在古代汉语中,缬草一词特指丝绸织物上的印染图案。顾名思义,贾瓦勒就是用雕刻板来夹染丝棉等东西,以达到预定的效果。《辞源》解读:唐代印染的方法是用两块木块刻出相同的图案,将绢布对折,将两块板插入,然后在刻出的空间进行染色,成为对称的图案。织锦、丝绸等印花的丝织品称为贾瓦。
它是一种印染方法,将布料的局部捆绑起来,防止局部染色形成预期的图案。它的操作顺序是用针线将布料的某些部分缝合或打结,以防止染色,这样印染后,布料上由深到浅出现了具有底纹效果的图案。东晋时期,这种工艺已经在民间流传,南北朝时期,历史上出现了著名的“鹿胎紫缬”和“獐缬”的图案。隋唐时期,绞颉利风靡一时,史料记载的绞缬草名称有“大错晕缬草、玛瑙缬草、醉眼缬草、方胜缬草、团公缬草”等。
文章TAG:纺织业 成就 秦汉 唐代 代表 秦汉纺织业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