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为什么说 黄道婆对我国的 纺织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黄道婆教授的先进纺织技术被越来越多的人掌握。到元朝末年,松江一带从事纺织业的居民已有1000余人,过去单纯依靠贫瘠土地的人的生活有所改善。人们无法忘记黄道婆的恩情。她死的时候,乌泥井人都流着泪,把她葬在今天花井镇以北的东湾村。他们还专门修建了一座祠堂,为她做了雕像,每个节日都为她举行祈祷仪式。黄道婆去世后,纺织新技术从乌泥井进一步传播到松江、长江中下游乃至全国。

4、 黄道婆的生平及对棉纺织工艺的贡献是什么?

黄道婆是元代松江府乌泥井镇人。他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在沉重的生活压力下,他12、13岁就被送给一户有钱人家做童养媳。她白天在田里劳作,纺纱织布到深夜,遭受公婆和丈夫非人的虐待。沉重的苦难摧残了她的身体,磨炼了她的意志。有一次,黄道婆被公婆和老公打了,被关在柴房里,不准吃饭,不准睡觉。她再也无法忍受这种非人的折磨,决心逃跑,寻找另一种生活方式。

后来随船到了海南岛崖州,也就是现在的海南省崖县。在封建社会,一个从未出过远门的女青年,孤身一人在异乡,生活在一个偏僻的地方,无依无靠,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然而,淳朴热情的黎族同胞同情黄道婆的不幸遭遇,接纳了她,给了她生活的地方,在共同的劳动生活中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纺织技术教给了她。当时黎族生产的李旦、李牧闻名中外,棉纺织技术先进。

5、棉纺制 黄道婆是哪个朝代

元代人将海南岛黎族的棉纺织技术传入松江(现上海)。元朝的人。希望对你有帮助,给我最好的选择。谢谢你,元代棉纺织革新家。又名黄坡。生卒年不详。松江府乌泥井(现上海)是本地人。元稹在位期间,她将在崖州(今海南岛)学到的纺织技术进行改革,制作了一套串、弹、纺、织的工具(如搅车、花梗、三锭脚踏纺车等。),提高了纺纱效率。在织造上,她以错纱、配色、综丝、花纹等技术织造著名的乌泥经被,促进了松江地区棉纺织技术和棉纺织业的发展。

6、 黄道婆的故事

黄,黄,教我纱,教我布,两个线轴,两块布。这是上海地区劳动人民代代相传的歌谣。人们赞美中国古代杰出的女织工黄道婆对中国棉纺织业的巨大贡献和她热心传播棉纺织技术的高尚精神。黄道婆,又名黄坡,生于南宋末年(约公元1245年)淳祐时期。她是松江府乌泥井镇人(现上海县龙华公社)。她出身贫农家庭,为生活所迫。她十二三岁的时候就被卖给别人当童养媳了。她白天在地里干活。

黄道婆独自生活在异国他乡,淳朴热情的黎族同胞不仅在生活上给予她无微不至的照顾,还毫无保留地传授她先进的编织技术。当时黎族人已经掌握了先进的棉纺织生产技术,生产的黎丹、黎饰、马鞍在内地都很有名。黄道婆虚心学习纺织技术,融合黎族和汉族纺织技术优势,逐步成为优秀的纺织专家。

{10}

7、 黄道婆是哪个朝代的 黄道婆介绍

1和黄道婆是宋元时期的。2.黄道婆,又名黄坡、黄木,原籍松江府乌泥井(今上海市),宋末元初著名的棉纺织和技术改革家。3.作为童养媳的她,因不堪虐待,住在崖州(今海南省三亚市崖城镇)。在40年,她向黎族妇女学习棉纺织技艺并加以改进,总结出“错纱、配色、综、缫花”的织造技术。元朝元稹时期(1295 ~ 1297年),他回到家乡,教村民改进纺织工具,制造轧、弹、纺、织等特种机器,织出各种图案的棉织品。

8、 黄道婆棉纺织技术是哪个民族

黄道婆棉纺织技术属于黎族。黄道婆是宋末元初著名的棉纺织家和技术改革家,作为童养媳的她,因不堪虐待,住在崖州(今海南省三亚市崖城镇)。她在40年,向黎族妇女学习棉纺织技艺并加以改进,总结出“错纱、配色、综丝、缫丝”的织造技术,黄道婆棉纺织技术是哪个民族发明的?元朝元稹年间(12951297),黄道婆回到家乡,教乡亲们改进纺织工具,制作“卷、弹、纺、织”等特种机器,织出各种花纹的棉织品。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黄道婆  纺织业  元代  贡献  上海  上海纺织业黄道婆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