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区域山东位于北纬34° 22.9′~ 38° 24.01′和东经114° 47.5′~ 122° 42.3′之间,境内包括半岛和内陆,南北最长约420公里,东西最宽约700公里,总面积15.71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64%,居全国第19位山东人口9367万是汉族的传统聚居地,占全省总人口的99.32%以上。

4、在明清时期江南棉 纺织业的状况和成因

明清时期,江南是中国商品经济规模最大的地区。小农经济虽然还是工农业生产相结合,但是已经开始分化了。特别是在棉纺织生产比较集中的地方,变化更为明显。明清时期,江南棉织品市场不断扩大,基本形成了全国市场:南至闽桂,北至华北、西北、东北。海外市场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市场的扩大刺激了棉纺织手工业商品生产的发展,促进了棉花纺织业由一种副业向一些小农家庭的主业转变。

在此基础上,棉花种植业、棉花加工业、纺纱业和织布业的社会分工发展到相当程度,形成了棉花市场和棉纱市场。经纱市场的出现反映了经纱生产的专业化,表明棉花纺织业生产过程内部的分工正在向更深层次发展。与此同时,商人资本开始向生产领域渗透,主导了棉花染整业。在农村,商人资本成为棉花纺织业社会分工的中介,通过预付款、原料信贷、用粮棉支付棉纺织价格等手段,加强了对小生产者的控制。

5、清代棉 纺织业在经营上的特点

1、经营方式:手工业的经营方式主要有官办手工业和民间手工业。家庭手工业;明清时期,私人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办作坊和作坊,占据主导地位。2,a,明清时期冶炼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从南宋末年开始,明代开始流行用焦炭炼铁的方式。b、松江在明代成为全国棉花的中心纺织业棉布成为人们的主要材料;c、明清时期,丝绸业发展进入鼎盛时期,苏杭是著名的丝绸业中心;

6、 山东是沿海省份,历史上的海运 发达吗?

历史上山东没有江浙闽粤等东南沿海地区发达。虽然隋唐从山东出发,沿海地区发展了南粮北运和军运的路线。山东全省海岸线长达3000多公里,在北方地区首屈一指。特别是本省的胶东半岛,地处渤海和黄海的交界处,历来是南北航运的枢纽和与日韩交流的主要通道。所以山东的航运一度兴盛很久发达直到明清时期才衰落。

一、先秦时期山东南北海上交流。早在西周时期,齐国就占领了的土地,并将触角伸向了海边。齐人从赖艺学到了航海技术,并应用于渤海和胶东半岛沿岸的航运。一时间,齐国成为北方航运最发达诸侯国。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开辟了一条通往南方的海上通道,沟通了吴越和楚国。这条通道不仅是一条争夺霸权的海战之路,也是南北物质文化交流的途径。

7、春秋战国哪个国家 纺织业最 发达

肯定是南方,吴越楚甚至秦的概率很大。春秋战国时期,纺织业有了一定的发展。据史料记载,养蚕业遍布黄河流域。今天陕西、山西、河北和山东都是重要的蚕桑产区,原料的丰富性和纺织业是互补的。不仅可以织出单色菱形,还可以织出多色菱形和刺绣菱形。

葛藤一直是一种野生纤维作物,质地比麻薄,一般用于制作夏装、鞋子、毛巾、手帕、浴巾等。随着纺织技术的发展,与纺织业密切相关的印染业已经独立成为手工业,春秋战国时期,纺织品的染色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草染色,这意味着用含有色素的植物染料染色,因为可以种植一些重要的植物染料如蓝、茜茜等,所以可以充分利用植物进行染色。第二种是石染,即用含有颜料的矿物染色,主要是朱砂、天青和石黄三。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纺织业  发达  山东  清末  城市  清末山东纺织业发达吗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