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析中国古代棉 纺织业兴起的原因

北宋时,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广泛种植棉花,南宋时推广到长江流域。当时南方种植的棉花是从东南亚引进的木棉,桃子多,产量高。福建一代有句话叫“木棉收千株,八口不愁穷”。宋代棉花逐渐成为重要的经济作物,为棉花的兴起创造了条件纺织业。当时已经有了一套卷、弹、纺、织的棉纺织工具。如《宋代纺车图》、《南宋出土棉毯》等,反映了宋代高超的棉纺织技术。)因为不久前棉花纺织业上涨,所以当时棉纺织品在居民的服装中并没有占据主要地位。

棉布逐渐成为整个国家的主要服装材料。随着棉花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走高价丝制品和低产麻制品的趋势。《天工开物》的作者宋说:“每块棉布都有一寸土地”,“十间房里必有一台织布机”。(《天工开物》卷二)棉花纺织业江南松江一带十分发达,素有“棉布盖天下”之称。棉纺工业中使用的加工工具有了显著的改进。棉花播种机的搅拌机以前是两个人操作的,到了明末只用一个人。

{10}

7、中国棉纺织史的织造

棉布,中国古代称为白折布、白织布或绢折布,起源于西域、滇南、海南等中国偏远地区,秦汉时期逐渐传到中原地区。宋代以后,中原地区开始种植棉花,并参照丝绸、亚麻纺织发展棉纺织技术。棉布分为天然棉布和染色布(包括提花布)两大类,在各种织机上织造。平纹组织是中国棉织物的原始形式。比如福建武夷山3200年前的一个洞穴岩墓棺中出土的那块棉布,风化后变成蓝灰色,就属于平纹。经纬线直径约0.5 mm,经纬线密度14根/cm,捻向为S捻,捻度为67捻/10 cm,纬纱为53捻/10 cm。

这个原始的腰机部件是2000多年前在江西贵溪墓中发掘出来的。秦汉以后,腰机和带框斜织机在中原地区得到了普及,并通过贸易逐渐向边疆传播,促进了当地棉纺织技术的发展。如1959年新疆民丰东汉墓出土的青花印花棉布、白裤、手帕等布匹为平纹组织,经密18根/厘米,纬密12根/厘米。1964年吐鲁番金墓出土的布俑和连身衣都是棉布做的。

8、纺织的起源

中国机织起源于5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纺车和腰机。西周时期,简单的织布机、纺车和具有传统性质的织布机相继出现,到了汉代,提花机和斜织机得到了广泛应用。唐朝以后,中国的纺织机器越来越完善,极大地促进了纺织业的发展。纺织原料的多样化古今纺织加工工艺的发展都是为了应对纺织原料而设计的,所以原料在纺织技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古代,世界各国用于纺织的纤维都是天然纤维,一般是羊毛、大麻、棉花三种短纤维。例如,地中海地区用于纺织的纤维只有羊毛和亚麻。印度半岛过去使用棉花。

蚕丝是所有天然纤维中最好、最长、最纤细的纺织纤维,可以用来织造各种复杂的提花织物。蚕丝纤维的广泛使用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古代纺织加工和纺织机械的进步,从而使丝织生产技术成为中国古代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纺织技术,纺织是为人类服务的手工业。纺织、制衣、遮丑美容、御寒挡风、防虫护体,大概就是纺织起源和发展的重要动因。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TAG:纺织业  浙江  现状  出口  浙江的纺织业图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