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被称为中国纺织业新世纪最难熬的冬天,但在这个冬天里,纺织企业并没有畏惧,更多依靠国家政策的支持和自身的调整实现了逆市。“我们从来没有怀疑过困难会过去,只是没想到结局会这么美好,完全超出了预期。”新年伊始,宁波史达奴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玉杰十分感慨。2009年第一季度,该公司订单减少了50%,销售额下降了19%。年末营业收入增长11.1%,利润增长38.1%。
“在中国纺织业新世纪最难熬的冬天,实现逆风飞行的不只是狮子丹奴一家。根据今年1月29日公布的统计数据,2009年11月,全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总产值超过34268亿元,同比增长9.71%,增速比12月(全年产量增长最低时期)提高7.08个百分点。”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内在驱动下,在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一系列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中国纺织业成功抵御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产销持续增长。
5、中国紧缺十大技工?中国缺十佳技师1。机械设计师2。装修设计师3。牙医4。风险控制专家5。理财规划师6名。电子商务工程师7名。IT程序员8。排水工程师9。展览设计师10。维修电工。不平衡的基础造成了很多人没有接受到很好的教育。所以,这种情况也是众所周知的。中国是一个劳动力大省,但由于教育基础不平衡,很多人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
6、中国的就业难现状大学生就业中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如何有效解决这一关乎千家万户民生的问题,成为众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高质量地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面临的挑战还很多。”政协委员、南通大学校长石卫东告诉记者。石卫东分析,目前的情况是高校毕业生总量创新高,同时企业“招工难”和毕业生“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德州恒丰集团高级技师汪小菲深有体会。“我们一线制造厂一直有人才的差距。尤其是近几年,招人越来越难了。一方面是因为纺织专业在大学里越来越冷门,年轻人更喜欢新兴、前沿的专业;另一方面,工厂高温高湿等客观条件依然存在,确实比‘坐办公室’这个岗位更难。有的纺织生也会选择考研,考,或者跳槽。”
7、我国纺织工业的现状前景作为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产业之一,纺织业近年来,依托科学发展观,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1.“十五”期间,纺织工业在推进科技进步、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方面亮点频出,取得了突出成绩: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有所提高。2005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税和利润总额分别达到1231亿元和690亿元,比2000年分别增长104.6%和133.5%。
国内装备制造技术的提高和国际先进技术设备的加速引进,极大地提高了行业的装备和技术水平。“十五”期间,我国国产成套设备基本达到90年代国际水平,棉纺行业国际先进技术装备比例超过50%,比“十五”前期提高20个百分点。多年来,制约纺织行业产业升级的印染后整理水平显著提高,国产印染面料质量显著提升。
文章TAG:纺织业 人才 短缺 中国纺织业人才短缺